前几天朋友又找上来,问哪个 AI 比较擅长做科研,他试了几个结果都不理想。我让他把对话界面截图过来,简直了,连最基本的一个背景情况都没表达清楚。那别说 AI 能理解,他导师估计都不懂怎么办。所以,接下来分享,如何去写好一个提示词。本篇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给大家讲清楚,同时也不会套着模板去说。1、想清楚需求这一点很重要,但经常被大家忽视。那要如何去思考自己的需求?给大家一个公式:谁 + XXX场景 + 需要XXX当需求场景化后,就更有助于明确自己所需要的。那我们使用 AI 工具,无非就是要解决遇到的问题。把问题细化后,又会有很多形式。例如:希望 AI 以表格形式生成、希望 AI 引用最新研究文献输出见解….这些就是后面围绕你的需求去设定了。2、生活化描述需求只要把你想象在日常生活,正确地与他人请教问题,提示词自然地就编写出来了。但如果你这样提问:如何提高青年的免疫力,避免经常性地感冒?得出的答案一定很泛,无法针对你的情况,定制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第一步:告知背景。至少你要告诉医生,你的身高体重等基本情况,近期感冒次数,感冒持续时间,或有没有其他疾病等。这样让医生能根据你的病症,开具相应的处方。同理 AI 会结合你的情况,针对性地做出回答。继续,第二步:告知目标/目的可能你以前一年才感冒一次,现在每个月都感冒,你期望身体能恢复到以前状态,这就是你的目标。此时医生可能就从多维度,去考量这个解决方案,不只是吃药,还有运动、定期检测、复诊等等。接着,第三步,告知行动这个意味着让医生给出具体的实操路径,每天运动 1 小时,每 2 个月复查血常规等。那对应到 AI ,就可以让它,生成一个康复计划表,每周或每天都应该做什么事。简单地说,就是让它具体要做哪些事情。好啦,其实到这边,大部分情况都能够解决了。提示词不是写的越多越好,足够精准解决我们的需求,就够用了。3、调试提示词一般提示词一遍是写不好的,难免会漏掉一些细节。那这种情况都是针对问题,点对点地测试迭代。除了,刚刚说到最基础的「三部曲」,还有以下的使用方式。第一:名词定义/解释有一词多义的情况,需要明确告知,抹平信息差,否则后续的提问都白做。第二:条件约束限制 AI 的输出。比如:它特别喜欢输出顺序词,首先、然后….,这可以在提示词中进行限制。第三:工作流其实 AI 在解答我们问题时,自带就有工作流。那如果我们的解决流程能得出更好的答案,就可以有逻辑地编写出来。比如:让 AI 帮我优化一段内容。那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题,接着分析段落的短板,最后输出优化答案。好啦,今天分享到这~以下模板可供参考:南卷个人觉得,写提示词就像和他人沟通,把话说清楚了,答案就自然来了。
当然,如果想要把事说透彻,前提还是需要在这领域有一定积累。
推荐我的 1 元专栏,近期会重点更新,目前写作变现已更完,打算再更 10 个工具改价 99 元
想通过 AI 起盘副业,写作是再合适不过,不仅提供变现思路,还有配套工具,建议趁接近入手,你好,我是南卷,AI写作变现实践者。欢迎各位交流学习,限时加V免费赠送AI指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