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一般指利润与收入的比。所以,利润率为(40-20)/40*100%=50%。成本是20售价40利润的百分之26是售价减去(成本加税金和其它)为26%.(40-20)÷20=20÷20利润100%。毛利率:20×40%=8元。成本是20元,毛利率是40%,想要算,这件商品的毛利率,实际上,就把它们乘在一起就可以了。销售价=成本*(1+毛利率)=20*(1+40%)=28元毛利=成本*毛利率=20*40%=8元一、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成本×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二、计算公式1、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2、毛利率=(1-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综合毛利率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三、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3、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如果成本是20元的话,毛利率是40%,想要算这件商品的毛利率,实际上就把它们乘在一起就可以了,20乘以百分之40=8元。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这里的售价就是销售收入,有毛利率计算成本公式如下:毛利率=毛利/售价=(售价-成本)/售价*100%售价*毛利率=售价-成本成本=售价(1-毛利率)如果商品售价为16元 毛利率在30%, 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商品成本=16(1-30%)=11.2元。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产品销售收入-产品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其中收入为除税价,你可以根据这个公式算一下!举个例子吧,比如购进一件商品,进价为13万元(不含税),然后以20万元(不含税)卖出,则毛利率=(20-13)/20*100%=35%。不过呢,一般进价,售价都是含税的,比如含增值税,这就需要转换成不含税的。如,购进了一批商品,共计117万元,其中包含17%的进项税,然后以234万元卖出,也是包含了17%的销项税,则毛利率=[234/(1+17%)-117/(1+17%)]/[234/(1+17%)]=50%。商品成本包括商品进价和商品流通费。 商品进价成本是指企业购进商品的原始进价和购入环节交纳的税金。商品流通费是指企业在从事商品购进、调拨、储存、销售活动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此外还要考虑商品在贮存和流通中的一点损耗。所以商品成本并不就是商品购进的简单成本。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成本是20元,毛利率是40%,想要算,这件商品的毛利率,实际上,就把它们乘在一起就可以了,20乘以百分之40=8元销售价=成本*(1+毛利率)=20*(1+40%)=28元毛利=成本*毛利率=20*40%=8元成本价20元,如果毛利率达到40%,那么销售价应该是28元。。利润=20×40%=8(元),需要卖出的价钱=进价+利润=8+20=28(元)。先计算出你需要获得的利润,然后加上进价,也就是成本,这样就计算出你需要卖的钱了。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为利润,利润也是其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之后,就包含着利润同剩余价值相偏离的可能性。资本家无不利用商品价值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推动力。本质上利润是资本的产物,它同劳动完全无关,这样,资本对雇佣劳动的赚钱与被赚的关系,就被进一步表现出来了。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的来源构成: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_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来源:百度百科-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