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小范和小唐俩同时“下海”的“弄潮儿”,争着“双创”,若干年过去,唯心地说,福气好的与福气差的一对比,那才真是福气好发财不用起早。
避开不讨论都经历摸爬滚打,都吃过“四千四万”苦,都草根做起一步步前行,情商知商都没有“大树遮荫”等等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若干年过后成绩真是天壤之别。
开放岀口创汇那时期,如同小范小唐遍天开花的小业主,伸着脖子想着直接去国外接单,开设分公司,可小微企业,资金、技术设限,没实力不可能去国外直接面对客户,只有一个途径,外贸公司委托岀口,当时他俩信心百倍,先滚雪球似的先站稳扎实企业,再找自行岀口机会。
这之中他俩遇见两个截然不同的“菩萨”-外贸公司经理,小范遇见那外贸经理属于“雁过拔毛”型,每笔每单,他总有一大堆理由:外贸接单困难,外汇不稳定等等,一再要求工厂让价降价,或者说拿着单子样品到处询价问价,搞得工厂生产如同鸬鹚抓鱼。
小唐遇上那经理属于“共同发展”型,经理每次到工厂,总说做外贸是靠你工厂赚钱的,只要做好质量,销价要工厂把握尺寸,要有同行竞争优势,不会克扣压价工厂一分钱,所以小唐的企业在扩大再生产,技术设备更新,人气生机勃勃,路越走越宽,后来经理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厂,随至客户源也牵引到工厂,没几年工厂与公司有实力去国外直销,厂越来越大。
而小范那企业,几年过后老样子,经理接单越加困难,因工厂穷,没实力与他一道面对困境,竞争力差,配套工厂越缩越小,怪不得有人说:经理这么多年没个知心工厂协作。
虽说与人相处好聚好散,经商做厂也不可同吊一棵树,可毕竟要浪费了这么一段好时机,市场又不可能重新再来过,当然,一个经理越缩越小只有在家里炒炒股,另一个经理工厂家里两头跑,最有成就的是,经理经常被当地政府邀请,为该地区发展做岀重要贡献的经济建设带路人之一而褒奖,这不同人看有不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