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主要是在线上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角色,每天会收集客户的身体数据和饮食情况,再给客户进行反馈和指导。
以减脂为例,每天早上需要提醒客户发送体重、腰围和尿酮数据到微信群里,健康管理师除了给出反馈,还要把数据进行汇总记录,发送给客户;饮食打卡是拍照片发送到微信群里,健康管理师会进行点评。
客户对于自己的身体数据是非常敏感和重视的,为了保证客户的体验,需要健康管理师在微信群内可以及时给出反馈和指导,而他们每天要面对100+的客户及时互动,因此对于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操作,会比较繁琐,而且容易出错。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通过梳理流程和制作工具的思路,做一款给公司内部客服团队使用的工具类软件,代码实现部分非常简单,用python写了100多行就完成了。
但这个小工具却能让每个客服每天节省1个小时,数据处理效率提升50%,不用耗费精力重复录入数据,同时避免了出错,还能让数据格式化保存,可用于后续的分析。
对于初创公司的客服、销售和电商运营等高频进行数据处理的团队或许会有启发。
一、概述
这是一个数据记录流程优化的案例,负责减脂服务的客服,每天的重点工作是方案指导和答疑。
数据记录是为了让客户能直观地看到效果,让客户获得正反馈,或作为调整方案的依据。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每位客服每天同时跟进100人左右,在数据记录部分,流程如果占用较多时间,价值就远低于与客户深度沟通和沉淀可复用文档等方面,并且在1.0版本中,在记录-计算-编辑过程中容易出错,而减脂期间客户是对数据非常敏感的。
所以这些失误不仅影响客户体验,同时会引发对客服专业度的质疑,不利于后续沟通。
所以对“数据记录”部分做了流程优化:

>>可能会有的疑问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小程序或表单收集?
我们确实定制开发过小程序,能跟体脂秤能直接连接,上传体重数据,并且用户能补充腰围、饮食等相关数据,客服在小程序内进行反馈。
在测试使用期间,发现相比在微信群内的直接沟通,小程序用户的互动性其实是断崖式降低的,所以为了每天5-6次的接触沟通,还是选择了让用户“任性”地在群内直接发送数据。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表格发给客户?
看到在2.0版本中使用表格记录后,确实考虑过直接截图发送,但是“批量记录”用的是格式,是以便于录入为主要目的,和“展示”用的需要考虑美观的格式,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二、业务背景与工作方式
业务背景:公司是做健康管理服务,客服团队主要是健康管理师,在线上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获取身体数据和饮食情况等信息,进行指导答疑。
工作方式:健康管理师每天都会收集客户的身体数据,给客户进行反馈和指导。所以客户每天会有一个“打卡”的动作,分为数据打卡和饮食打卡。
以减脂为例,每天早上提醒客户会发送体重、腰围和尿酮数据到微信群里,健康管理师除了给出反馈,还要把数据进行汇总记录,发送给客户;饮食打卡是拍照片发送到微信群里,健康管理师会进行点评。
ps:在收集数据时没有使用小程序或表单,主要是为了能及时给客户反馈和指导,直接在微信群内完成所有的沟通,客户体验是最好的。
在小程序里让客户上传打卡内容,健康管理师在后台查看后进行回复,互动的时效性会受影响。也因此才有了手动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需求。
三、痛点: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
数据收集的工作特性
1. 重复劳动:从各个客户群里收集数据,录入到表格里进行汇总和记录,同时还要另外编辑文本,发送给客户,了解当天的减脂情况。
2. 不能出错:客户对自己的数据特别敏感,发送的数据出错会严重影响客户体验。
3. 尝试解决:开发小程序让客户上传打卡内容,发现会影响互动。
对于客户来说,多一步操作,增加三分难度。直接在微信群打卡时,客户可以直接把体重秤和腰围拍照,饮食打卡是拍食物照片,营养师发现问题会圈出,进行说明和指导,对于客户来说是最为简单的沟通方式。
如果使用小程序,数据需要客户手动录入,营养师在小程序后台看到后,不管是在小程序进行回复,还是切换到微信群回复,时效性都差了一些。而客户在小程序打卡后,可能就退出了,会错过查看反馈的信息。
小结:
1. 使用小程序可以解决数据收集问题,但互动效果不好,并且有学习操作的教育成本。
2. 比起数据收集,给客户及时反馈更为主要,我们理解的减脂服务是一次健康教育的过程。
3. 所以我们沿用微信群服务,梳理内部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四、梳理流程与解决思路
1. 找到卡点:表格数据转换为文字
1)健康管理师从各个微信群里收集数据后录入表格。
表格的作用是:有公式会进行计算;数据能够格式化地存储起来,可以进行汇总分析。
2)按照表格里的数据再录入为文本,发送给客户。
使用文本是考虑到:客户能直观查看(不像图片还要点开);后面补充新数据时能够在文档里直接添加。
从表格转换为文本示例:
在“表格→文本”这一步,其实就是重复的搬运工作了。因为表格的数据是格式化的,所以能够用程序直接转换为文本,健康管理师只需要接着完成文本发送的工作。

#数据格式示例:
会员12(初始:79.0 kg/103.0 cm)
03/06:体重kg:77.2,尿酮:0.5+,腰围cm:100.0
03/07:体重kg:77.1,尿酮:2+,腰围cm:100.0
03/08:体重kg:76.8,尿酮:2+,腰围cm:100.0
03/09:体重kg:76.3,尿酮:3+,腰围cm:99.0
03/10:体重kg:76.2,尿酮:3+,腰围cm:98.0
累计减重:5.6 斤,腰围减少:5.0 cm
2.如何实现开发
1)工具选择:python有处理表格的包,直接调用就能满足需求,再将代码打包为软件即可。
2)减少操作:没有界面或导入文件的操作,只要把表格放在文件夹里,双击软件就能完成转换。

3)使用反馈:省下时间和避免出错,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与客户的沟通。
① 效率提升,按同时服务100人预估,每人每天能节省1小时,在数据收集和处理部分的效率提升50%以上。
② 不出错,只要初始的数据录入没错,在表格里有计算,最终发给客户的文本也不会出错;工具迭代的话,能加入错误校验的机制,筛出异常情况的数据,例如体重明显上升等,可以进行标注以便跟进。
总结
在这个工具制作的过程中,其实最为关键的是找到提升效率的优化点,并清晰地将需求转化为开发能够理解的流程图或是页面demo,对于快速地完成工具开发有很大帮助。
对于数据、报表相关的工作流程,识别出重复且可格式化的部分,尝试思考能否开发工具节省时间,比如可以写下这部分的工作流程,再去询问懂技术的朋友。
不一定非得需要能写代码,但最好还是了解编程思维,对于梳理流程有极大帮助,在跟开发沟通需求时,能更多地关注“实现过程”,而不只是“最终结果”。
入门学习可以选择一些不用安装软件,能直接在网页写代码的课程,不然在搭建编程环境阶段可能就放弃了。
重视数据的可复用性,跟客户行为或是业务相关的数据,其实就是公司的“资产”,将数据格式化地沉淀下来,在需要进行分析时能够及时调用。
最后,其实这个流程优化的案例起点,是我在发现客服频繁出错后,回顾执行流程才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用“行政命令”要求“不能出错”或是“出错罚款”之类的方式处理,还是相信对的流程才能带来对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