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各种黑天鹅事件频发。
这两年,人们都感觉生意不好做。
不过大环境虽然不好,也分行业。
最近六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相继披露2022年的半年报。
六大行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1.94万亿元,同比增长5.22%;
实现归母净利润6731.71亿元,同比增长6.03%。
按半年182.5天计算,六大行每天的利润是36.89亿元。
和半年报一起披露的还有银行员工上半年的收入薪酬情况。
利润如此惊人,员工收入也水涨船高。
中行、农行人均月薪均已突破2万元大关。
月薪最高的交行,平均月薪为2.74万元。
有意思的是,很多银行人都会抱怨,哪有这么多。
不少银行员工纷纷直呼好家伙,要不是看了这些数据,都不知道自己本应这么赚钱。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被平均了。
想了解企业最真实薪酬情况,还是得剥离高管薪酬,去计算众数、中位数和频数分布更有意义。
银行员工平均收入高,但具体到个人,还和职级、岗位、机构、地区等多种因素有关。
这很好理解,职级上,管理层收入肯定比普通员工高。
岗位上,直接跑市场,服务客户创造营收的一线人员,平均比中后台员工收入高。
机构上,总行肯定比分行支行强。
地区上,经济发达的地区,收入肯定强于落后地区。
银行员工平均收入超过2万,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差别相当大。
银行收入高也好,低也好,和其他行业的职场人没什么关系。
但银行收入情况背后,暗藏如何选择职业的秘密。
选择职业上,首先选择的是赛道。
比如银行所在的金融行业,平均收入在各行业中肯定名列前茅。
所以职业选择第一步是确定高收入、高成长性、有前景的行业。
除了金融、像AI、芯片、新能源、互联网等行业的收入一般都不会差。
确定了行业后,第二步是选择地区。
一般来说,同一个行业,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收入总是高于其他城市。
选择了行业、地区后,就要选择机构。
一般来说,总部比分公司好,大公司比小公司好。
选择好行业、地区、机构后,就要考虑岗位。
一线直接创造收益的岗位,往往要比二三线间接创造收益的岗位强。
所以人们常说,选择离钱近的岗位。
行业、地区、机构、岗位选择好后,就是努力工作,一步步提高职级。
职场新人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能力,按照这个步骤和框架,获得更高收入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我们经常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职场方向选择就是战略上的考虑。
一旦方向选择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很难弥补。
银行员工赚多赚少,和其他行业的人没什么关系。
但从战略的高度,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公司和岗位,和每个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