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分享过一篇操盘案例,一个直播间,一个月的时间,从月销4000块,增长到了月销200万。
几个月后的今天,这个直播间的操盘团队,已经做到了月销2000万的规模。
本文不是来炫数据的,而是想给大家分享下,实现这样的惊人转变背后,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以及这些故事背后,都有哪些点,值得诸位去借鉴和思考。
一、缘起
今年6月份,我在杭州做了场线下分享,认识了一名来自内蒙古麦禾公司的会员。
他告诉我,他们公司做抖音直播带货,不到一年已亏损近200万。
活动结束后,他们老板张耀在微信上和我联系了下,连夜飞到长沙。
我们没有聊什么,期间点了份外卖,听他说做直播的曲折,问我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答应帮忙。
我告诉他,先不谈钱,可以去呼和浩特看一下。
6月底,我飞去了呼和浩特,见到了我认为有史以来最神奇的公司。
1.月GMV5000不到,公司却招了70多号人。
2.没有明确的选品方向,看到什么就播什么。
3.自身不专业,请人也不专业。从杭州请来一个“大神”,每个月3万块供养着。
第一次到麦禾我只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通过对当时供应链的分析,砍掉了所有直播间,只留了“蒙都”这个直播间,保证聚焦。
第二,针对直播间运营,对主播、运营、场控进行培训,并演示了三驾马车的玩法,保障基础技能。
最后一件事,是张耀送我去机场的路上,我说开人吧。
张耀问开掉多少,我说保留3个直播间作备用,其他全部开掉。
一周后我第二次去麦禾,1000多平的办公室空荡荡,只剩下不到20个人。

蒙都直播间开播前夕,张耀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多花点时间帮忙,他不需要很多销量,一个月50万都行。
结果一个月的时间,蒙都就从月销4802元,干到了月销200万。
9月份开始,麦禾在蒙都直播间的基础上,新增了其他单品千川直播间。
12月,麦禾保守GMV2000万,大概率可以冲击3000万。
二、困难
回顾麦禾的进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诸多波折。
在8月,麦禾开始做新的千川单品直播间。
第一批供应链,包含镀膜剂、芝麻丸等。
结果历时半个月时间,以失败告终。
后经过复盘,千川单品直播间不吃主播,但很吃素材。
于是,麦禾开始转做对入素材要求较低的食品赛道。
第二批供应链,产品包含佛跳墙、番薯干、蟹黄酱、桑葚等等。
佛跳墙开播3天后起量,GMV破万,投产比2.5,微盈利。
出于矩阵的考虑,紧接佛跳墙开了第二个直播间。
同样5天后起量,单佛跳墙一个品,9月份的累计GMV超过300万。
同时,番薯干直播间开播第二天GMV破万,第9天单场GMV破40万。
蟹黄酱则后来居上,一款小众产品同样单场干到40万。
桑葚由于素材问题,十多天未起量,最后被放弃。
在蒙都和上述直播间的加持下,麦禾在10月跨入了月销千万级别。
一切看起来都挺美好的,直到出了一件大事儿。
由于过审素材连怼,同时涉及肖像侵权,麦禾的千川投放后台被封禁40天。
蒙都直播间,也由于供应链内部问题,直播间销量大幅度下滑,单日总GMV暴跌90%。
三、总结
好在麦禾并未放弃,新的千川投放后台逐渐起量了。
同事,麦禾也凭借着之前千万级的数据,对外拓展了多家优质供应链,其中不乏饮品类的头部品牌以及内蒙当地的优质服饰资源。
从11月中旬至此现在,麦禾的总GMV一路高歌,12月GMV 保底2000万,冲刺3000万。

以上就是我所经历的,麦禾团队做抖音直播的始末。
短短半年时间,麦禾从月销4000块,转变为月销2000万+。
是什么能够让一家公司,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逆袭?
作为一个亲历者,我认为,这三大主因不容忽视:
第一,能扛能打的核心团队
表面上看,似乎是我的介入,麦禾才发生了改变,但如果没有人这个主体,方法就是空中楼阁。
麦禾是我见过的极少有的,极其努力的公司。
每当从内蒙回到长沙,我都会为长沙的团队自愧不如。
我见过无数主播的抱怨,但我从未听过麦禾的主播抱怨。
当我的运营场控下班回家蹦迪,麦禾的人干脆睡在了公司。

再来看麦禾的凝聚力,目前挡在一线的人员,超过80%在麦禾超过4年。
而且很多员工,之前都是在原有的影视公司,公司说转型就毅然转型。
有这样一帮人,我认为是张耀的幸运,而这个幸运也绝非运气,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能凝聚人的创业者。
第二,底子扎实的公司基础
我不想渲染麦禾的底子有多么薄弱,以此让你们认为直播带货的门槛非常低。
这就像我天然反感明明是富二代创业,还偏偏伪装农民出身的无耻行径。
非常有可能能,看到本文的大部分人的基础条件,都是不如麦禾的。
麦禾不是新公司,本身就是成立五年以上的短视频公司,在内蒙地区一直是top 1。

本身就是短视频公司出身,这为后来拍摄带货作品及投放素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麦禾并不是小公司,总部在呼市,其他城市还有好几家分公司。
员工总数100+,不缺人、不缺钱。
这才有了其后期人才梯队的快速建立,千川投放源源不断的投放资金。
第三,个人能力+运气加持
我确实为麦禾从0到1搭建了完整的直播体系,从选品、主播、运营、场控、客服、拍摄、投放,都是以绝对专业的功底去训练。
但是如果没有前面所说的基础条件,麦禾一定做得起来吗?
所有事情的推动,一定是各个要素的组合,并配合一定的偶然成果,比如说运气。
我认为创业这个事情,多多少少伴随点运气。
如果我们要尊重商业规律,就不能否认运气。
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三点?
很多人都在鼓吹直播带货的风口,也有很多人在标榜各种数据。
但我不想拿诸位当傻子。
大家都是成年人,一个项目的成功哪有那么简单?
我希望我们能从心底认清商业运作的本质,不要被风口的洪流冲昏了头脑。
其次,作为一个社群创始人,我明明可以把这个案例的成就归功于我,同时把操作手法包装得足够简单,甚至人人都能效仿。
但真相是,没人可以力挽狂澜,我们只能自我救赎。
四、启示
我们可以从麦禾的复盘借鉴什么?
99%做直播的公司,都离不开转型、起盘、复制、扩大四个阶段。
而麦禾到目前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
我对每个阶段的不同内容做了总结,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1.认知决定天花板
直播难吗?我认为难,难的不是执行,而是认知+信息的聚合能力。
所谓的认知就是信息,流量是信息、玩法是信息、投放也是信息,抖音做到现在,明眼人都很清楚,这些信息的执行没有门槛,换句话说抖音如果只有拼玩法才能起盘,它就一定不是一个普适性的商业机会。
真正难的是信息聚合能力,你能通过谁、什么渠道,去掌握当下所需要的信息?
任何一个直播人都有必要想尽一切办法,打造属于自己的优质信息渠道,多去结交新的同行,多和同频的人交流取经。
2.选择大于努力
做直播,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对的赛道,大大节省玩法,选择对的玩法,则大大节省时间。
你是选择一个跟你自身优势贴近的赛道,还是选择一个看起来很火,但却完全与自身条件背道而驰的赛道?
这不是努力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
当你仍然深陷0到1的泥沼不能动弹,是否要暂时放弃努力,回到起点来思考:自己到底选错了没有,是否还有别的机会?
3.磨难十有八九
很多人只盯着GMV规模,但却很少关注利润。
拿我自己来说,我从2019年9月做抖音,直到2020年10月才盈利。
11月后台被封,张耀给我打电话说团队有点绷不住, 问我能不能去内蒙一趟。
我说做好当下就行,我走过的路麦禾必须自己也走一遍。
所以,当你觉得做抖音不顺,那你该去算算自己抖音才做了多久?
没有一家直播公司能躺着把数据做出来,该淌的浑水,新入局时一个坑都不会少踩。
所以,不如承认直播是曲折的,把心态放平,浮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4.少犯错即是对
在我看来,麦禾其实没做对任何事情。
因为判断一个公司失败的概率,要比判断它成功的概率更有迹可循。
成功的公司各有千秋,而失败的公司,主要失败因素却可数、可见。
纠正不正确的方向、不正确的人、不正确的运营理念和模式,遵循抖音生态的基本规律,抓住事物发展的共性。
至于最后成功与否,你命由你不由天。
年关将至,谨以此文,献给奋斗的直播人!